【活动报道】温州科技馆“幸福来敲门”第十四期|我的故事相册:自我探索与表达
作者:温州科技馆来源:发布时间:2025-09-03浏览量:133
       8月30日下午,温州科技馆“幸福来敲门”开展第十四期活动,由心理咨询师小刀老师,带着大家,用一面镜子、一部手机和几张老照片,通过“镜子中的我——照片中的我——内心中的我”三重探索,带领亲子家庭在照片和故事中,走进一次温暖的自我认知之旅。
       镜子中的我VS照片中的我
       课堂刚开始时,孩子们还有些拘谨。小刀老师请家长举起镜子,让孩子们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:扮鬼脸、大笑、摆出得意和自信的神态……不到一分钟,原本安静的教室就被笑声点燃,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。
       “当我们摆出自信的姿势时,身体也会告诉大脑:我很棒。”小刀老师边做动作边解释。这听起来像魔法一样不可思议,其实是心理学里的“具身认知”——当身体摆出某种姿态时,心情也会被悄悄带动。
       紧接着,老师请家长用手机为孩子们拍下“四格表情包”,并把照片投放到大屏幕上。孩子们看到屏幕上调皮、搞怪的自己,忍不住哈哈大笑,有的还捂着嘴偷偷看,满脸都是惊喜。

       小刀老师说:“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转变——从镜子里的自己,到照片中的自己。他们第一次学会用新的角度去看‘我’,也在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积极自我形象的种子。”


       成长时光机:绘制我的成长地图
       “成长时光机”环节,孩子和家长一起挑选几张有故事的照片,按时间顺序排列,共同绘制出一幅独一无二的“家庭成长地图”。

       当他们翻开珍藏的相册,或轻轻滑动手机屏幕时,那些久违的记忆与情感被重新唤醒。家长们纷纷化身为“时光分享家”,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中的重要瞬间。最后,小刀老师指出,这样的家庭叙事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。当孩子们聆听关于“自己的故事”时,会逐渐建立起更加连贯、积极的叙事身份,从而更清晰地理解:“我是谁、我从哪里来、我的成长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。”


       舞台分享:关于“我”的故事
       舞台分享环节,小刀老师邀请了几组家庭走上台前,讲述照片背后更深层的情感故事。从咿呀学语的懵懂瞬间,到蹒跚学步的探索尝试;从站上领奖台的高光时刻,到雨中踩水坑的自在欢笑……一张张照片串联起成长的轨迹,也拼合出一幅鲜活而温暖的生命画卷。

       小刀老师总结道:“这些故事让我们看见,成长不是孤独的旅程,而是被爱照亮的路。每一个过去的你,都成就了此刻勇敢的你;每一个此刻的你,都正被深爱着、见证着、成长着。”这正是照片叙事带来的珍贵礼物——它让我们得以在回望中理解自我,在讲述中接纳彼此,在定格的影像中清晰地看见爱的痕迹。


       肖像拍摄:定格此课肖像
       在活动的最后,小刀老师为每位孩子拍摄了一张肖像照。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孩子们当下的模样,更如同一枚珍贵的时间书签,标记下这个值得回忆的日子。这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,镜头定格了孩子们最真实的表情与状态。

       当孩子们观看自己的照片时,一位小女孩认真地说:"我觉得现在的我,比小时候更勇敢了。"这张照片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见证,提醒着他们曾经被爱包围、努力成长的经历。通过影像与叙事相结合的方式,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认识自我、肯定自我的宝贵体验,展现了影像记录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。


       此次课程不仅是一场活动,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。它让我们看到,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片段,每一次讲述都是对成长的温柔致敬。愿这份透过影像照见的自我与被爱的确信,长久陪伴每一个家庭,在未来的日子里,继续以爱叙事,用心成长。

版权所有 浙江温州科技馆 COPYRIGHTS© 2018(C) WZST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2650号-1